Longbao 
  • 首页
  • 归档
  • 标签
  • 关于
  •   
  •   
质量保证梳理

质量保证梳理

对于一些需求的实现,使用checklist的方式,回答清楚每一个跟质量相关的问题,帮助开发人员梳理清楚对于质量保证而言最重要的事是什么,做到质量保证“能落地”。 问题列表:如何保证质量?首先得定义质量,要能对质量进行衡量 对于一个软件项目而言,质量意味着什么 可扩展性 以当前的资源部署下,在业务上,能支撑多少业务量 (tps/qps)? 最早遇到性能瓶颈的模块是什么 ? 最简单能解决该性能瓶颈的方

2023-03-05
质量保证 qa quality 项目工程 质量
关于质量保证的探讨

关于质量保证的探讨

什么是质量?系统质量,首先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,包括功能正确、系统稳定性。其次,要保证系统的健壮性,包括系统的容错能力、报警能力、自恢复能力。还要保证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,包括系统功能增加/修改的难易程度、系统横向扩展的能力。 我们主要关注哪些点? 保证正确的业务逻辑 任意一个功能都是符合业务预期的,覆盖业务所需要的所有场景。 保证可维护性 考虑功能规划,确保在之后的新业务需求开发时,

2023-03-05
质量保证 qa quality 项目工程 质量
服务化演进的一些问题探讨

服务化演进的一些问题探讨

前两天在 go-krotas 的微信群里,看到一哥们儿提问: 在 k8s 中,不理解为啥还需要 registry ? 直接用 service 不就行了吗? 我回答道: 我觉得直接用 service 主要的问题是 扩展性问题。业务上会有各种对服务分组的需求,比如版本、地域等等。 但是四层的负载均衡比较难做到。所以基于注册中心 + subset 的方式就有了生存空间。不过,如果是比较简单的场景

2023-03-05
devops 云原生 微服务 istio 服务治理 反微服务 microservice
serverless_究竟是何方神圣?

serverless_究竟是何方神圣?

什么是 serverless顾名思义,serverless 就是 server-less,也就是 别话时间去搞服务器 => 把精力全都放到业务开发上 ! 在传统的开发流程中,一个团队的标准配置是: 前端工程师 * x + 后端工程师 * y + 运维工程师 * z 。 前端写交互,后端写数据逻辑与存储,运维就搞服务部署、灰度、日志、监控等等。每个岗位各司其职,看起来十分完美。 但有时候也没有

2023-03-05
k8s serverless faas baas cloud native
如何做好压测

如何做好压测

压测的目标是什么?压测的目标有两个: 通过对模块的压测,找到模块的性能瓶颈,分析其资源耗用合理性、架构可扩展性,找到优化方向。 通过对链路的压测,找到链路的性能瓶颈,回答线上资源容量。 压测的技能栈有什么?压测的技能栈要求非常广泛,整体来说,需要具备这些技能: 测试人员的思维习惯和方法论。找到合适的测试模型,并准备好/管理好这些数据。 运维人员的对系统的认识。能够根据需要配置合适的系统资源,

2023-03-05
压测 load test
记一次服务性能的调优排查

记一次服务性能的调优排查

事情起因: 某一天,听到浩兄说我们有个告警,是因为 event-tracking 的 cpu 使用超标 我感觉比较奇怪,顺口问了下情况,后来又和 浩兄、窦兄 一起看了下各种监控 查看 cpu、内存、网络 情况 发现很奇怪,内存和 cpu 是猛增上去的,但网络流量却非常小。 又听到 浩兄 说当时机器的 socket 连接数被打满了,于是怀疑是 goroutine 的问题,进一步查看 go

2023-03-05
聊聊心力

聊聊心力

当我们后知后觉地找到了一个自认为 “有价值” 的目标后,就开始了漫长的征途,朝着目标前行。就像长跑一样,知道了自己是参加的 10km 跑后,就沿着跑道一步步前行。 当人有了目标之后,就会产生一系列的精神活动。 有一种精神活动,是通过想象自己已经达到了目标,产生一些快乐,可以认为是提前享受成功喜悦的快乐。这种快乐很有价值,能激励我们继续向着目标前行,但同样,也容易产生一种错觉,觉得自己很快就能达到目

2023-03-05
心力 价值观 信念
grpc的源码走读

grpc的源码走读

各包的作用admin 初始化了默认的 channelz 监控,详见 channelz 对外暴露了注册监控 server 的方法 attributes提供了一个简单封装的 immutable kv store 。 authz认证拦截器,提供了 rbac。rbac 模型,使用的是 “github.com/envoyproxy/go-control-plane/envoy/config/rbac/v3

2023-03-05
readingcodes grpc xds
几种后端通信方式的杂谈

几种后端通信方式的杂谈

计算机的几种通信方式对于计算机而言,通信 是一件永远不可能被忽视的事情。通信 基本可以分为 进程内通信 和 进程间通信。 进程内通信的方式大致有: ① 共享内存 ② 变量传递。进程间通信又需要分为 在同一操作系统上 和 在不同操作系统上,同一操作系统上的进程间通信主要有 ① 共享内存 ② 共享存储 ③ 管道(命名) ④ 信号量 ⑤ 消息队列 ⑥ socket 通信。不同操作系统上,则只能使用

2023-03-05
backend communication
service mesh 是如何产生的?

service mesh 是如何产生的?

演进过程最原始的应用,是由小团队直接负责的单体应用,直观的感受是,团队里的每个人,都对整个项目的技术选型具有影响力(姑且认为 每个人都是 “技术管理委员会” 的成员)。由于仅有一个大项目,也就基本不存在 “平台能力” 的概念。 单体项目逐渐膨胀,分层逐渐模糊、模块逐渐耦合、调用逐渐混乱、发布越发频繁、单个错误的影响面越发增大…… ,这就进入到所谓的 “单体地狱” 阶段。 解决办法之一,就是进行 服

2023-03-05
service istio service mesh linkerd sidecar
1…34567…16

搜索

Hexo Fluid
备案: 粤ICP备202013130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