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做好时间管理

背景

现在我已经是一个自由人了,我的时间几乎完全由自己控制。以前只需要随波逐流,跟着公司的机制,按点上下班,有任务完成任务即可。但现在,这套机制不在了,我需要一套新的机制来保证我的时间可控性。

思路整理

为什么需要时间控制机制? (核心逻辑)

就像 keep 的标语: 自律给我自由。 世间充满了诱惑,有些来源于外界,有些来源于内心。当没有一套框架去辅助我们安排好生活节奏时,我们就会很容易被各种意外所打断,会被各种诱惑所吸引,最终无法达到自己对事情的预期。
任何事物都是有因果的,自己希望拥有的,终究需要自己做点什么,去改变事物的发展轨迹,以达到自己期望的状态。
因此,我们需要对自己的行为具有控制能力,这是一切的基础。

独立做事的重点?

公司就像一个巨大的机器,各种构件相互关联,从动轮即使没有内在的动力源,也能在其他构件的带动下进行运动。
自己做事,关键就在于,一切的动力、方向、行为都需要自己保证。
你需要有自己的欲望,要有具体的目标并且要对目标的正确性负责,你需要有执行的效率 * 执行的时间 以保证目标得到实现,你需要有合理的预期和充足的心理建设,需要有短期和长期的反馈机制。

公司有什么机制可以参考?

从目标到任务的体系中,主要有:

  • 每个季度做 okr 和上个季度的 okr 复盘
  • 每个月做 okr 的进度拉齐和本季度 okr 调整
  • 每两周开迭代会,做迭代任务安排和上个迭代复盘,迭代会时拆解任务,列在 todo list 看板上
  • 每周开周会,拉齐迭代内任务进度
  • 每天开站会,明确当前任务进展和今日安排
  • todo list 作为看板,每天更新进度和成果

OKR 机制:中短期目标制定、目标控制方法 (反馈与 review)
站会机制:任务管理、状态管理、反馈管理
看板机制:任务管理、反馈管理

公司有什么弊病需要注意?

公司机制下,容易出现:

  • 责任分散 (不和自己直接相关的就不管)
  • 低效决策 (需要从多方收集信息、需要把信息同步给各方、需要各方同意……)
  • 形式主义 (机制的失效)

个人的机制该怎么确认?

  1. 方向性把控 (目标管理和任务管理)
  2. 执行性把控 (行动管理和状态管理)
  3. 反馈建设 (反馈管理)

从公司的机制上

什么是状态管理?

状态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。姑且先用下面这些关键词描述: 模式、习惯、心力、行动力管理、效率

状态管理非常重要,它就像达成目标的基石一样。 我们可以认为 成果 = 状态 * 方法 * 时间。 这样来看,状态 * 方法 = 效率。好的状态可以提升效率到数倍之多。

状态的描述,我们可以用 专注、普通、涣散 三个等级粗略衡量。做好状态管理,就是持续保持在 专注 的状态中。

这部分有很多细节,后面单独写文章梳理。

我的时间管理体系

时间安排

  • 按 30 分钟划分的每日时间线

OKR机制

  • 每周 okr 制定及成果 review

状态管理机制

  • todo list
  • 番茄钟

反馈管理机制

  • 每日工作时间线
  • 外显成果记录
    • 梳理成文章
    • 整理成资料

Do not be too timid and squeamish about your reactions. All life is an experiment. The more experiments you make the better.
Ralph Waldo Emerson


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均采用 CC BY-SA 4.0 协议 ,转载请注明出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