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IP-慢就是快

当我们确定了一个目标之后,尤其是确定了一个任务之后,很容易走上 “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” 的道路。加上在这个快节奏的工作环境下,大家更是强调 “快速”、”高效”,因此很喜欢用 “能被快速衡量的任务” 来定义自己的价值。

这种现象容易忽略 更高层级的系统性价值 所带来的价值。

以读书为例。当我们因为一些原因拿起了一本书之后,就会去计算 投入产出比,想看看自己得到了什么价值,那么,用什么去衡量自己这段时间收获的价值呢? 似乎 “读了多少页”、”读了这本书的多少” 这种简单易见的事实很容易被衡量,于是给自己下了个结论: 我用 3 个小时读了这本书的 1/3,这是我这个晚上产生的价值。

你会发现,当你用 读了多少页 这种方式去衡量你的阅读收益时,你已经有意无意开始忽略书中的一些关键点了,因为你不希望因为停下来理清这些疑问而耽误了你 “读了多少页” 这个目标。

  • 写作,梳理、打磨、观摩对比 才是关键,而不是写了多少篇。
  • 美食,实验、练习、熟练每个环节 才是关键,而不是做了多少种。

难点在哪?太想简单快速地证明自己的收获,太想得到激励。但现实却是,最开始就是最难的。

延迟满足,你将获得更好的。

认识客观规律
超越困难
跨过去,你将看到一个不一样的世界

在一些问题上,把一件事做好,比做完多件事更有价值。得从长期来看,你认为这些事的价值。

当然,不是每件事都一样,事也分轻重缓急,真有紧急的事,你只能尽可能做得更好,但始终会存在底线。

公司中,往往存在着这样的博弈,慢点但是做好,快点但无法保证质量。互联网公司中,尤其是越基层,越是短期价值主义者,希望快点拿出一些能让人看到的结果,中期来看只要过得去就行,很少去在意长期价值。说起来理由来,永远有一个无法反驳的理由: 这个优先级不高,有更高优的事。

这既是自己和自己的博弈,有时候也是团队和个人的博弈,有事甚至会是团队和公司的博弈。

做好,现在花的时间多了,但长远看,反复调整的时间就少了,价值反而更大。

杠杆思维
长期价值主义

成年人,需要认清客观规律,而非盲从社会风潮的波澜。

文档直通车:
WIP-金手指计划总论
WIP-改变意味着什么?


I can’t imagine a person becoming a success who doesn’t give this game of life everything he’s got.
Walter Cronkite


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均采用 CC BY-SA 4.0 协议 ,转载请注明出处!